终究还是发生了!日本核污水排放以来,最大的“受害者”显现了!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近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启动了第八批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放。对此,外交部发言人重申中方反对日本单方面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立场没有变化。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关全人类健康、全球海洋环境、国际公共利益,绝非日方一家私事。日方在尚未解决国际社会对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净化装置长期可靠性、监测安排有效性等关切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将潜在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世界,极其不负责任。中方已多次向日方表明关切并同日方进行了深入沟通。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及其他食品的出口额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比下降了1.8%,总出口额为70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0亿元)。其中,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骤降43.8%,仅为784亿日元,而海鲜出口额更是大幅下降92.3%,仅为35亿日元。《环球时报》援引《日本时报》的分析指出,日本食品和水产品的出口额持续走低,主要原因与中国大陆对日本水产品实施的“禁令”密切相关。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最新版《水产白皮书》显示,2022年日本渔业从业人数已从2008年的约22万人减少至约12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据了四成。同时,2022年渔业与养殖业的产量比上年减少了24万吨。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提到了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需要实现出口目的地的多样化,以弥补部分国家减少海鲜进口造成的损失。此外,日本政府还提出,通过拓展渔业体验和海上旅游项目吸引消费者,从而促进渔业的发展。
自今年5月中日高层恢复交流以来,两国互动日益频繁。几乎在每次会晤中,日方都会要求中国尽快取消对日本海产品的禁令。然而,日本坚定计划排放核废水,而且可能持续30年。尽管日本已经意识到这一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仍然坚持实施。近年来,日本政府将扩大农产品出口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策略,特别是作为岛国,海产品出口更是其经济命脉之一。如果日本执意如此,长期来看,其经济必将受到影响。
展开全文
日本近期推出了所谓的“实验室数据”,试图证明经过稀释处理的核废水是安全的。为了展示这一点,部分日本国会议员甚至参与了“试喝核废水”的活动,形成了一场引人注目的闹剧。此外,为了缓解公众的担忧,日本政府不惜重金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层官员前来支持。在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后,日本政府又借助美日韩同盟的力量,成功获得了美国的默许与支持,甚至韩国政府也公开表达了对这一做法的支持。
科学家们已经确认,这些核污染水中包含多种放射性物质,如氚、锶和碘。其中,氚的半衰期约为12.3年,能够渗透进入生物体内并长期释放辐射。此外,福岛的核污染水量极为庞大,已超过百万吨。从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这些污染水就一直不断积累。简而言之,东京电力公司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准则,还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这种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令人讽刺的是,面对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与质疑,日本高层及东京电力公司依然选择了他们惯用的“日式”回应——鞠躬道歉。在日本文化中,鞠躬被视为表达歉意和尊重的方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却成了一种逃避责任的“遮羞布”。这种形式化的道歉,真的能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吗?真的能抚平受害者心中的创伤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尽管目前没有具体的污染数据,但可以预见的是,其辐射强度与排放前相比,肯定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主张对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进行严格、独立且有效的长期国际监督。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强调,这种国际监督并不替代日本政府的监管责任,而是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提供一个完整、有效、长期可信的国际监督监测机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核能作用国际大会上,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克俭会见了总干事格罗西,再次重申中方立场,强调国际社会必须对日本不负责任的排海行为进行严格的国际监督,以确保这一行为不会对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