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否认1996年王家伟副处级身份 面对招摇撞骗不能单纯“查无此人”丨有一说一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近日,网上一位1996年副处级专家的身份谜团引发网友关注。网传简历显示,王家伟毕业于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任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兼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而该词条简历依据是媒体7月31日的新闻报道,其中导语提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王家伟等一行专家团队,对阿荣旗沙棘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1996年副处级干部是否确有此人?面对网友质疑,多方纷纷否认。《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发布声明,称一名为“王家伟”的社会人士打着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的名义在谋取非法利益。此举严重损害杂志社及战新院商誉,更是涉嫌经济刑事犯罪。而接待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则称,“王家伟”当时以司机的身份来的,相关报道也不是阿荣旗报道的,是其他地方杜撰的。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声明
对于“副处级专家王家伟”的身份疑云,多方在“查无此人”后出现了说法不一,究竟是社会人士、随行司机,还是合作单位专家?疑点重重下,更需要关注的是,谁通过何种方式,将“查无此人”的“王家伟”打上“副处级专家”标签,堂而皇之地招摇撞骗?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位自称为“魏新河”的人冒充大学教授,频频参与各种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结果被证实为魏新河系锦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目前因涉嫌招摇撞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假冒身份牟利的案例屡见不鲜,侧面反映此种方式巨大的投机空间,吸引不法分子千方百计钻空子包装自己。“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原本网络上一句玩笑话,如今演变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些将“李鬼”变“李逵”的漏洞是如何产生的?各机构单位管理是否存在不到位,各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审核审查是否有漏洞,其中又是否存在利益交换?
这些问题还需等待各机构的自查和有关部门调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面对此类招摇撞骗,切不可单纯撇清关系“查无此人”了之,更需彻查问题根源,规范管理,杜绝后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