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欧莱雅财报后!熬过人生的刀锋

Connor binance交易所 2022-10-23 149 0

看了欧莱雅财报后!熬过人生的刀锋

当你觉得难的时候,欧莱雅发布了财报: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额为 279.4欧元,约人民币 1972亿元。

1972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疫情之前的2019全年销售额的1736亿元,疫情没有让欧莱雅跟着一片哀嚎,反而逆势上扬,创下十年来最新记录。

如此看来,双 11不用比也无悬念,集团继续霸榜销冠很明显了。

当你觉得特别难的时候,樊文花在全国开了超过5000家门店,仅上半年就新开537家,这是发生在2022年全国线下门店一片“关店潮”的背景下……

这样的开场白已经很明显:再难的时代也有人笑,再难的市场也有扬眉吐气的公司。

那为什么我们的生意就那么的难?

01

不是现在做企业难了,而是以前赚钱太容易了!

以前,你那不叫做企业,充其量只能叫做生意。

做生意当然只是在商言商,有机可钻,有机可投。做企业就不一样了,除了在商言商,还要具备社会责任,在规则越来越严谨的背景下,还要大讲特讲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投机一类的生意就慢慢告别了。

现在的难,是做企业本来的样子!

今天的时代,今天的市场,确实被互联网带到了人为的“恶性漩涡”,每个人的内心其实比以往要脆弱得多、嫉妒心也要强烈得多,承受力自然就差了很多,市场的竞争亦变得不仅仅是激烈,而是恶性。

做什么都觉得难,是目前的普遍现象,但终究如何能熬出欧莱雅,如何能熬出樊文花这样呢?或者说,我无需做到她们那么大,只要能够超越去年,只要今年的最后一季没有那么艰难,就算是熬出头了。

展开全文

跟大家讲讲我们熟悉的两个人。

常言说,顺境看李白,逆境看苏东坡!

现在很明显是逆境,那我们就来讲讲苏东坡。

有句诗词大家是很熟悉的了——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万万没想到,包括苏东坡自己,这句火了900余年的词句会在900余年后,成就了国内两大美妆品牌。

一个是 10年前火遍全国的线下品牌:相宜本草;

一个是 10年后(今天)火遍全网的线上新锐:花西子!

如无记错,两个品牌的品牌故事都曾这样解释:源自苏轼的经典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而这两个品牌恰恰又代表了国内化妆品变革两个“十年”的年代,还分别代表了一个线下、一个线上的主流渠道。

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杭州西湖畔的垂杨柳应该是整个西湖最美的焦点,那曼妙的身姿与传说中的白娘子从来都是相映成趣,构成浮想联翩画面感的必备元素……

由此推断,苏轼当年写下这句诗词你一定会认为:此时此刻他原本豪迈的心一定是怒放的,心情大好遇到无限风光自然而然写下绝代名句。

偏偏错了!

这首诗作于公元1072年,是苏轼第一次在杭州为官任职农业局长(当时叫通判)时所作,前面两句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彼时,刚从京城调任杭州的苏轼,正是为远躲王安石的变法不满,受到排挤后来到杭州。想想看,从帝都来到地方,这个农业局长自然是个小小官,心情能好到哪儿去?

但苏轼就是苏轼不同于一般人,强大的乐观心理支撑着,处处观景,处处触发创作灵感,再灰暗的天亦能透过他的笔下看到曙光,才会有“山色空蒙”……

正因身处逆境,更要给自己创造美好的蓝图,于是便有了“西湖喻比西子,还要不管浓妆淡抹,总能相宜”。

你看,世间万象原本是没有那么好的,因为某些人先想象了,然后去做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就会真的成就这个画面——过了17年后(即1089年)苏轼再次于杭州为官时,那时职位已提升为一州之长,权力大了好干事了,便有了伟大的疏浚工程,今天我们在西湖边走过的苏堤,便是纪念当年苏公的杰作。

一个人在逆境所作诗词,看似谈笑风生,看似岁月风云,未曾想到,能够成就两大美妆品牌,实在美哉妙哉!

苏轼一生六起六落,一贬再贬,越贬越远,若是他人,早已心灰意冷直至消亡,但苏轼所到之处,荒芜之地自己开荒,灰暗之地自己发光,蛮夷之地自己宣文。

最终以罕见的积极乐观心态面对艰难世事,硬是把贬自己的幕后对手活生生给熬成疯子,章惇便是一个鲜明之例。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写照。

被贬黄州,但因此成就了东坡居士,此后由苏轼成了苏东坡;

被贬惠州,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单再次成就了经典绝句,还为今天的广东荔枝打响了超级广告,就像花西子一样,至今,广东荔枝的最佳代言人首席绝对是苏东坡,次席才是杨贵妃;

被贬儋州(今海南),在“黎蛮”之地的黎族乡里,办学堂,介学风,打破海南在宋代从没有进士及第的记录,成了文化传播先行者,还因此把贬其至儋州的宰相章惇气成了疯子!

故,如果我们身处逆境,不求日后能否无心插柳成就谁谁,但求今天能够熬过人生的艰难时刻,已经就赢了诸多对手了……

02

现在,当大家都觉得做生意越来越难时,有没有觉得:当你觉得难的时候,你会年复一年更加艰难,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对于那些刚创业不久的企业,就算觉得难,反而也不会觉得相当难。

为何?

很简单,因为没有甜过,现在有点苦也是正常的!

比起那些曾经辉煌过、有一定年代的企业,这些新创企业从开始到现在,背景都不是那么轻易的成功,那么轻易的赚到大钱和快钱,自然少了经历上的感慨。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自然也不会觉得现在比以前难。

只要心中觉得不难,还能坚持下去,那么就更加有可能越来越好!

这就是,你越是觉得它越来越难,它就会一年比一年难;你越是觉得大环境虽然难,但自己会越来越好,它就会一年比一年好。

在包材邦的企业里,除了几个行业内的老牌头部企业,大多数都是极具潜力的新锐包材企业,如果把工厂当品牌,我们可称之为包材界的新锐品牌。

对于这些新锐,因为尚属年轻,在抗风险的基础上相对比诸多曾成功过的老牌包材企业更能“吃苦”!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吃苦的意思代表着更不会有躺平的思想,毕竟在他们创业的时候,时代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赚大钱,那么容易获得成功了。

所以,在他们看来,难做只是市场会变得越来越透明化、细分化、技术尖端化,而这些共同的因素构成了利润会越来越薄,客户的要求会越来要高,同行的竞争迫使技术上不能停留在曾经自以为还不错的地步。

毕竟,天花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但,相比此前(指的是十年、二十年前)曾轻松辉煌过的企业,他们的心态始终不会多大变化,感慨也不会太多,如此,参与竞争的动力亦会更加强。

所以,包材邦的邦主们没有几个会叫苦的,即便有所吐槽,也只是对目前生意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客户的各种变化导致有所困扰而已。

你看无论是尚功塑盖、佳雅真空瓶,还是高洁丽制瓶、执得制盖、坎达尔眼霜包材、柏铭颢玻璃瓶、大树印刷包装、亮来儿童洗护瓶、丰泰特色制瓶、亚圣次抛包装、鸿志软管、鼎美UV电镀、正晟软管、杭州添叶……

定位清晰,细分市场,知道自己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关键的是,他们心态还很年轻!

他们也同样遭到了今年华东、华南市场因疫情影响导致的“大部分业务停摆”而苦恼,但是这些邦主老板们,眼睛里流露出的依然是 BEYOND乐队唱出的那句“坚毅望着前路”……

当然,除了新锐包材企业,包材邦的老牌领军企业,一如贤俊龙彩印、辉鸿塑胶、合众膜布等同样是活力无边,我常常称其为适应时代的“二次年轻”。

不信?认识“蓝妹妹”的都会信了……

如此,包材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跟大家一起来对行业趋势作分析、作分享,对资源相互推介,然后用逆反的思维给到各位互相去勉励,从而得到一些良性的启迪。

所以,跟其他行业组织迥异,包材邦更愿意“招募”入邦的首选不是行业内一说到大家都知晓的头部企业,我们更愿意有潜质的新锐包材企业,韧性十足的中小企业来加入,这样大家的价值就会更易彰显,从而不至于玩来玩去就那几个老脸孔吧……

想必,真正的抱团取暖莫过于此!

做企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我们需要转换的是,从由过去单纯的做生意变成现在做企业。

企业意味着一个集体,一个奔向社会的集体,虽然是老板一人决策,但牵系着太多关系,需要跟更多的部门打交道,需要跟客户的各个层级沟通,做企业其实是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只要认定了,企业要成功,要改变目前的局面,“随心所欲”的自由就别幻想了,一定得学会做一些看起来自己并不感兴趣,或并不擅长的事。

哪怕先学会恶心自己!

这个并不是说你一定要阿谀奉承谁谁谁,而是比方说你一个做技术的,你就觉得我就是一个技术男,管好质量就行,营销啥的我不关心也不重视,但是偏偏这个年代,跟你作对的就是这个。

你可以不懂营销,也不用重新学习营销理论,但至少知道营销的本质是什么,营销目前的工具有什么,营销的定位对于企业的存亡有多重要……等等。

所谓江湖身不由己,其实是所谓企业身不由己!

以前做生意都需要应酬,但是转换下,做企业反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还能赢得更多的尊重,但是社会的热点与行业的趋势,你一定要时刻知晓,时刻掌握。

我们需要找的合作伙伴,肯定不希望天天抱怨生意难做的那种吧?

自己都缺乏活力,显然很需要合作伙伴感染点活力过来,如此,合作才叫痛快!

想清楚了,今天难,今天做企业难,赚点利润难,其实是它本来的样子!

坦然面对,方能在难中先行走出困境,悄悄的,别人用十年,也许你只要半年。

杨绛说,人生没有谁比谁更容易,只有谁比谁更能熬……

古歌,知名策划人,包材邦发起人,以“温度文案”享誉业界,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LOGO原创者,曾 司职丹姿、洁宝、天地壹号等品牌负责人、流行美集团顾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