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天降“三星石”,20年竹林一夜枯死,专家赶往发现远古遗址
考古是一门学问,其中最有意义的便是墓中的文物,这些历史珍贵文物是研究历史真相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史前古墓的挖掘中,文物的出土也非常的珍贵,因为可以通过文物的时间、用途去考证未知的历史。历史上,一直认为江南一带在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片荒芜,可现代的考古却发现,江浙一带的历史并不比中原短,因为发现了不少远古的遗址。最著名的便是良渚遗址,除此之外,相对著名的便是三星村遗址(不是三星堆遗址)。
三星村遗址位于气候宜人,青山绿水的江苏金坛城西南9公里,因为一个古老的自然小村落三星村而得名。但这个古老的村落是怎么得名“三星”这个词的呢?根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在很遥远之前,有3个星星掉了下来,因此后世就以“三星”为村民。如果,真如老人这个说法,也就是说这在历史上曾有陨石降落。事实上真的有吗?其实这是真的,因为三星村该地是河网密布的水乡平原,附近绝无其它石山之类,后来经过专家的调查,在古村落的一小山包上发现了3块大石头,而且经过鉴定这真的是陨石,只不过这陨石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但这天降的“三星石”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掉落在江苏上的,至今还是一个谜。三星村的考古研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生长了20多年的竹子,在一夜之间居然全部枯死。由于当时的村民几乎没有种竹子的经验,不知道竹子在生长20多年后会开花枯死,以为这是因为缺水造成的。
展开全文
在村民的就在竹园内相隔十余米开挖宽2米深1.5米的东西向的长沟数条,用于引水灌溉竹林。据当时参加开挖沟渠的村民回忆,他们在开挖沟渠时发现有较多的人骨、石器和陶器,有些器形光滑规整的石器被村民带回家中当作玩具把切;陶器则多被砸碎,看里面有无“宝贝”大量的人骨则被弃置荒野。这实际上是三星村古文化遗址的首次面世,但由于当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局限,此发现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5年春季,江苏省进行全省文物普查,文物干部从三星村村民手中征集到一些遗址出土的文物,文物工作者首次了解三星村古文化遗址。随后对该地进行了考古研究,结果发现这并非是一座简单的古墓,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远古遗址。1984年-1998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金坛市文管会对三星村遗址经过6年6次的发掘,共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墓葬1000余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包括远古时代的玉器、石器、骨器以及贝壳。
三星村遗址的考古新发现,是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其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出土文物之精、研究价值之大已引起世人瞩目,再次有力地证明长江下游地区早期发达的原始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三星村地处长江下游太湖原始文化区与宁镇原始文化区的交界地带,以往这一区域内的考古工作基本属于空白,长期以来对两大原始文化区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始终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该遗址的发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批全新的资料,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区域上的空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