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山东的麒麟冢,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悠久,古墓大墓,乃至帝王陵墓,这些都不足为奇,可是,你听说过麒麟冢吗?
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祥瑞,在民间传说和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不过,不同时期,对麒麟的描述,也不尽相同。
《淮南子》一书中,曾记载:“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凡走兽为麒麟所生。”
而传说中,黄帝的祖神为应龙,如此看来,麒麟跟黄帝一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书》中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
这话的意思,麒麟,分雌雄,雄性称麒,雌性称麟。
既然如此,那就有繁衍的可能性了,山东菏泽地区就有很多关于麒麟的传说,比如西狩获麟、牛生麒麟、麟山产麟等等,可以说,在山东菏泽,从麒麟降生,到捕获麒麟,再到麒麟之死,有一条完整的线索,这在国内,绝无仅有,对于研究麒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狩获麟——麒麟冢
展开全文
麒麟,神兽也,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按理说,谁也没见过麒麟,当然了,也没见过龙和凤,至于龟,是不是现在人看到的龟,也未可知。
可是,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典故,记载的有鼻子有眼,这个典故,就是西狩获麟。
西狩获麟的典故,最早出自《春秋》,按理说,这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不应该是假的,而且,与孔子同一时代的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也有此记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将其收录下来。
这样看来,这个捕获麒麟的故事,就不能简单的看作是野史了。
但是,这个故事,确实太过离奇,又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
在《左传》中,大概是这样描述的,“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详,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就是说,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鲁哀公率领人去打猎,地点就位于大野(菏泽古为大野泽),驾车的人,捕获了一只奇兽,认为这是不祥,孔子看了之后,说这是麒麟,然后就抱走了。
不过,也有说法是,当时捕获麒麟,已经被射杀了,遗弃之,孔子看到后,非常难过,孔子泣麟,认为麒麟是祥瑞之物,如今麒麟死了,周室将亡,自己的抱负,也难以为继,吾道穷矣。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有麒麟台,又名获麟台,古称获麟古冢。
麒麟冢在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北部两公里处、洙水河北岸,陈胡庄以东、后冯桥以北大洼内,原东西长73米,南北宽52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历代古迹颇丰,原有唐代碑刻,可惜损毁,明代重新麒麟碑,至今尚存,
大概明天启年间,当地知县,在麒麟冢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即瑞麟寺。现在,尚有瑞麟寺,当然了,主要是后来重建的。
麒麟传说是菏泽巨野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巨野被誉为“中国麒麟之乡”,至于麒麟冢里面,到底有没有麒麟,或许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
评论